|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房产

楼市新信号!70城新房价格指数降幅收窄 下跌城市7月来首次减少 企稳不远了?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城房价数据。  从数据来看,11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跌幅比上月...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城房价数据。

  从数据来看,11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跌幅比上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为下半年以来首次收窄。同时,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从58个下降到51个,数量下半年以来首次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供需两端政策全面发力,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左右房价或企稳,而在这之前,房价下跌的走势还会持续。

  新房价格指数环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其中,一线城市房价环比降幅略扩,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收窄或与上月相同。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7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2个,个数与上月相同。

  11月份,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4%,降幅比上月均扩大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4%,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与上月相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1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与此前相比,降幅有所收窄,这是积极的信号,说明四季度“金融16条”尤其是“三支箭”政策,客观上已经对房企的预期有了积极修正,房屋定价策略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指出,11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跌幅比上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也是下半年以来环比跌幅首次收窄,但环比已经连续15个月下跌。

  对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李宇嘉认为,一是保交楼提速,市场对期房的接受度好转;二是房企资金面开始缓解,降价促销的力度下降,据说深圳有项目开始收回折扣;三是需求端纾困力度加大,热点城市开始退出或调整限购、限贷政策,年底换房可以抵扣个税等,对需求有释放效应,特别是限购、限贷调整,对改善性需求的释放和预期有提振效应,这对房价的稳定有效果。

  另外,李宇嘉还表示,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从58个降至51个,这是下半年以来首次下降。

  从新房价格涨幅排名来看,杭州为0.7%,领涨全国;长沙、成都、泉州、南充为0.5%,位居并列第二;泸州为0.4%,位居第三;上海、南京、烟台、遵义为0.3%,位居并列第四;昆明、三亚为0.2%,位居并列第五。

  李宇嘉进一步指出,一线城市房价降幅扩大,是因为11月广州、深圳新房价格环比跌幅都达到0.5%,导致一线城市环比跌幅继续扩大,从0.1%扩大到0.2%,但二三线城市跌幅收窄,显示政策纾困效应,降价效应和预期效应对销售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明年上半年房价或企稳

  展望未来,李宇嘉认为,近期,政策开始全面发力,既有供给端的纾困,也有需求端的激励。供给端“三支箭”积极改善房企资金面,而且是全方位、全渠道,针对民企的融资也在全面纾困,保交楼全面提速。若资金面好转,市场对开发商层面的预期好转,开发商降价打折的预期就会缓减,房价指数下跌的状况就会好转。同时,需求端包括降低按揭利率,热点城市启动“认贷不认房”的首套房认定标准,调整和退出限购政策、鼓励开发商降价促销等,也会利好开发商内源融资,提高“造血”功能,也会利好价格稳定。总之,供需两端全面发力,互相支撑,最终才能让价格企稳,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左右房价或企稳,而在这之前,房价下跌的走势还会持续。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也认为,随着12月开始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社会经济面整体向好的大趋势将更为明显,这对于需求侧的入场会起到根本性拉动作用。另外,从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来看,房地产调控的整体思路和推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依然是重中之重。因此,虽然未来半年内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趋势将更为明确,但房价依然不会出现大涨,预计不同等级城市将轮动走稳回升。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美联储鹰派姿态持续打压贵金属

下一篇:沃尔沃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