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前景广阔 明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整体性好转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2-19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刘鹤表示,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显著增多。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中欧关系重要性尤为凸显。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中欧关系的关键纽带是什么?逆全球化趋势下,中欧在哪些领域还将展开深入合作?在我国,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前景如何?
在致辞中,刘鹤回应了这些问题。他表示,贸易投资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并指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
持续深挖中欧贸易投资潜力 寻求更多领域互利共赢
刘鹤强调,贸易投资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对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表示,中欧关系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经贸关系仍呈现出很大的韧性。2021年,双方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德国是欧盟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在欧盟27个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从2016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从投资来看,即使受到全球资本流动放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中欧相互投资依然继续上升,欧盟在华投资实现较好增长。
今年以来,中欧经贸合作继续逆势上扬。数据显示,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达7114亿美元,增长6.3%。1至8月,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1%。
近期,中欧之间互动颇为密切。今年7月份,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成功举行,在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目前双方正在共同积极推动落实,力争抓住机会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11月份以来,从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上欧洲多国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再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来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数次互动。其中,朔尔茨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称“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德国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
本次致辞中,刘鹤再次明确表态,中方愿与欧方积极拓展在经贸、绿色、数字、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中欧双方经济和产业有较强互补性,两大市场之间也有着庞大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均支持经济全球化,支持全球贸易治理、投资治理和金融治理,也在继续深化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追求低碳绿色发展等诸多领域有共同的立场。基于此,中欧贸易和投资的潜力将会不断释放。”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说。
中国经济前景向好 房地产市场结构性潜力值得挖掘
在本次致辞中,刘鹤指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他特别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房地产业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房地产市场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金融支持“稳地产”力度持续升级。从年初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政策调整、年中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借款“保交楼”,到LPR下行、各地降低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房地产市场迎来诸多政策护航。11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11月1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包含16条内容,涉及开发贷、信托贷款、并购贷、保交楼、房企纾困、贷款展期等诸多领域,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大幅提振了市场各方信心。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前期的稳楼市政策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表示,11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比上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也是下半年以来环比跌幅首次收窄。同时,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从58个下降到51个,这也是下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实际上,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的房地产需求仍有潜力可挖。刘鹤指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李宇嘉表示,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3亿新市民大多数没有产权住房,未来,围绕居家、社区生活、设施升级换代、二次装修等需求的潜力还很大。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11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金融16条”“第二支箭”“第三支箭”先后落地,对修复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授信资金、发债和股权融资等更多处于初期阶段,资金真正落实到位仍需要时间,短期企业资金压力仍存。
在陈文静看来,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信心将得到修复,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渐进入恢复通道。其中,结构性潜力值得深挖。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升要素市场优化配置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将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格局,虽然房地产新房市场规模总量已见顶,但结构性机会仍在,在人口、产业等资源集聚的地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会将更大。此外,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还包括服务消费,比如,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房地产服务的发展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陈文静表示。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