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华夏时讯网APP |

登录
×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
×

已有账号,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外汇

机构密集唱多中国经济!IMF:中国将是未来五年全球最大增长引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华夏时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录得284997亿元,同比增长...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录得284997亿元,同比增长4.5%,超出市场预期的4%;一季度GDP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一季度GDP数据也印证了近期诸多机构唱多中国经济的呼声,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称IMF)到世界银行,再到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顶级投行,无一不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感到乐观。

  根据IMF的最新数据,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长引擎,其增长贡献率将是美国的两倍。

  IMF总裁:中国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约1/3

  IMF上周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在未来五年(2023年至2028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量的贡献预计将达到22.6%,印度排名第二为12.9%,美国的贡献占比为11.3%。

图片来源:IMF

  IMF预计,鉴于加息的影响,未来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3%。此外,全球未来5年的前景将是30多年来最疲弱的,IMF敦促各国避免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造成的经济分裂,并采取措施提高生产率。

  总体而言,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的75%将集中在20个国家,其中超过一半集中在排名前四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虽然七国集团(G7)将占较小的增长贡献率,但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仍位列前十。此外,未来五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金砖国家预计将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近40%。

  IMF表示,“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明显是下行。随着全球经济经历2020年~2022年的冲击和最近的金融业波动,许多不确定性给中短期前景蒙上了阴影。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突出,且对顽固高通胀的担忧依然存在。”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3月底,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时称,“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意味着其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约三分之一,这将为世界经济带来可喜的拉动作用。”她表示,除了直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以外,IMF的分析还显示,中国的GDP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使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平均GDP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IMF发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5.2%,并产生积极外溢效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2023年总体经济增长预期为3.9%,比2022年的4.0%略微下降,到2024年预计会上升到4.2%。其中,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率预期为5.3%,并且将在2024年继续保持高于5%的增长水平。

  对于近期密集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高级汇率分析师Lee Hardman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指出,“总体而言,事态的发展让人感到鼓舞,中国更强劲的周期性势头将在第二季度继续。受益于中国需求走强的其他大宗商品相关的拉美货币是今年表现最好的货币。我们认为,更强劲的中国增长将为今年重启交易提供更为广泛的支撑。

  多家机构密集唱多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加码A股近2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除了IMF外,近期多家国际机构警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但同时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对世界经济的提振作用。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日前表示,今年世界经济整体疲软,但中国将是例外。他表示,中国民间投资强劲,货币政策具有逆周期调节空间,且政府一直在鼓励服务业尤其是医疗保健和旅游业的增长。

  马尔帕斯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改善,该行已将2023年全球增长预测上调至2%,高于1月份预测的1.7%。3月底,世行发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上调至5.1%,大幅高于该行1月份预测的4.3%。

  看好中国经济,不只是因为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更是因为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与实力、未来蕴含的潜力,以及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努力。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近期先后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

  摩根士丹利近期把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至5.7%,高盛集团、野村证券等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集团表示,“高盛始终是中国市场的重仓投资者,未来也会继续重仓投资中国”。

  德意志银行看好今年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将其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5%调高至6%,认为“中国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增长领域,中国市场充满机遇”。渣打银行也表示,中国在更高水平基础上持续推动金融开放,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巴克莱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主管Rahul bajoria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也指出,“去年12月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超出了我们预期。我们认为一季度由于零售销售上升、房地产投资/房屋销售改善以及服务业活动的强劲反弹,广泛证实了中国国内需求的反弹。”Rahul bajoria称,巴克莱目前已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6%。

  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则认为,“自去年年底中国调整优化相关疫情防控政策后,最新消费数据显示消费持续复苏。从这些数据来看,这次的经济复苏是消费引领的经济复苏。预计未来,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将有更多潜力可以释放。

  增持中国证券,也成为当下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展望最直接的表达。年初至4月18日收盘,北向资金在沪深交易所累计净买入1918.53亿元人民币,净买入量超过了2022年全年规模。同期,MSCI中国指数上涨近12%,连续3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

责任编辑:《华夏时讯网》编辑

上一篇: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升温 改革化险仍是重中之重

下一篇:外资最新动向:QFII扎堆持仓银行、医药生物、电子行业

分享到:

华夏时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 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华夏时讯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华夏 时讯网”或“来源: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华夏时讯网”及/或标有“华夏时讯网(hxsxnews.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或 “华夏时讯-华夏时讯网作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时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59447158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341002733 邮箱:hxsxnews@163.com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9447158  传真:010-59447158  邮箱:hxsxnews@yeah.net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 Up to 2025 华夏时讯网 www.hxsxnew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9036145号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